大数据这词儿早已为人所知,各行各业都有大数据,但是如果我问你,气象大数据有什么用,你知道吗?你可能会说,气象数据,除了预报天气,让你知道明天要不要带伞,需不需要准备口罩,还能有什么作用?
实际上呢,气象数据的独立存在确实几乎没有价值,因为气象数据没什么隐私性质,这类数据是公众性的。有些人曾经觉得,要是知道一个城市每年冬天的气温,就能推测出羽绒服在那里卖得好不好。可实际上,这类数据其实没什么指导作用。因为对现代人来说,羽绒服的保暖作用已经不是主要需求了,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它们是长款还是短款,是不是韩版之类,也就是说,现代人更看重的是羽绒服的装饰作用。但是呢,气象数据有两个特点可以很好的利用。利用好了,就能产生很大的价值。
第一个特点是,气象数据很容易配合其他行业的数据,拓展这些行业的服务能力。
比如说,气象数据可以用在视频网站上。这就比较出人意料了,视频网站和气象有什么关系呢?有一家做气象数据的公司,和优酷合作的时候发现,天气对视频播放次数的影响很大。比如,北京入冬后的天气里,上班时间视频播放次数会比平时上升15%,节假日更是上升了27%。道理很简单,冰天雪地的大雾霾天,大家肯定躲在屋里娱乐嘛。有了这个数据,视频网站就能更精准地投放广告了。
再比如,气象数据还可以用来卖保险。有一家空调公司为了促进空调销售,就利用气象数据,做了一款高温补贴保险,只要用户买了空调,就能得到一张保险卡,气象局监测到城市的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时候,用户就可以得到赔偿。对婚庆业来说,天气也是个干扰。气象数据公司就设计了一款降雨保险,在拍婚纱照外景,或者举办户外婚礼时,要是下了雨,用户就可以得到赔偿,这样可以帮婚庆行业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个特点是,随着技术进步,气象可以精准预报。大部分人都觉得天气预报只是预测个概率,很多时候不是很靠谱,但其实,气象大数据有精准的预测能力,而且应用场景很广泛。
比如,气象数据可以用在打车和外卖软件上。大家都有这个感受,碰到下雨的时候总是很难打到车。这时候,乘客为了省时间,一般会乐意多支付些钱,或者和其他人拼车。那气象大数据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提供精确到分钟的天气预报,这样,司机和乘客能提前知道哪里会有恶劣的天气。现在,滴滴打车和UBER已经开始根据天气状况调整价格了。同样道理,遇到恶劣天气时,外卖的订购量也会暴增,尤其是在11点到13点的午餐时间和17点到19点的晚餐时间。饭送不到怎么办?你可以根据气象大数据的预测,给天气恶劣地方的送餐员多一些补贴,这样就可以通过调配送餐员,来保证饭菜送到用户手里的及时性。
另外呢,气象数据还可以帮助农业,谷贱伤农是从古到今都让政府很头疼的问题,其实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也不知道今年该种什么、什么时候浇水、用哪种肥料。美国有个专门做天气数据的公司,根据政府开放的数据,就能准确的给农民指导最合适的播种、喷药以及施肥时机,这就解决了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这个公司估值10亿美金,被世界农业巨头孟山都收购了。
从气象大数据的使用场景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开放的想象和联系,原本孤立的气象数据,也能在看似毫无关系的领域一展拳脚。而且,和气象大数据一样,人类未来的新兴商业机会也会在开源、连接和想象中,一一被发掘。
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对于公众性数据而言,其价值需嫁接于其他行业才有机会得以体现。透过数据反映出的是一个群体的行为状态,至此才有可能看到需求痛点。同样一份数据,对于不同的群体而言,产生的需求是不同的。农民需要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城里人需要的是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自己的出行或居家计划。公开性数据的收集相对容易,但数据研究成果如何实现价值化的考量取决于对传统行业的认知以及对从业者痛点的挖掘。
金盛网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数据处理与信息咨询服务商,公司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与服务咨询的团队, 公司“WJFbaric-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目前注册使用客户将近上万个,为企业、政府、学术机构、成功人士等提供在线信息收集、展示、阅读、存储的免费平台,公司远景致力于通过数据+计算形成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