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当下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一个人喜欢吃什么用什么,某个群体喜欢做什么买什么,大数据都能预测。然而,在这个似乎数据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时代,个体的独立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前,经济学家何帆做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模式”的演讲,其中提出了很多新颖的结论,本文将演讲内容进行了精编供大家参看。
何帆说,很多人都以为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未来,但其实这是错的,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是不能够被预测的。什么叫复杂系统呢?举个例子,最简单的复杂系统是沙堆。比如说你到海滩上用沙子堆沙堆,当你堆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整个沙堆就会非常不稳定,随时可能会崩塌。但你无法预测再多放一粒沙子会崩塌,还是多放100粒沙子会崩塌,这就是复杂系统。天气是复杂系统,我们人类社会是复杂系统,我们的经济体系也是复杂系统,由于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大数据也不会产生定论。
那么,面对大数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何帆说,我们的世界是由快变量和慢变量决定的,而我们要多关注慢变量。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在海边看到海上有波浪,我问你海上为什么有波浪?你可以很快回答,因为今天海面上有风,无风不起浪。风就是一个快变量;但是如果你关注的是慢变量你会知道为什么海上会有波浪,因为有月亮,有太阳,所以有了潮汐现象。在这里月亮就是一个慢变量。月亮离你很远,月亮看起来跟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正是因为有了月亮才有了潮汐现象,才有了海上的波浪。同样的道理,现在社会上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人口的变化,比如重大的科技革命,比如地缘政治,有很多都是慢变量,乍看起来跟你没联系,但你的一生过得幸福与否,跟很多慢变量是有关系的,所以应对大数据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思维方式,关注慢变量。
那么怎么去应对慢变量呢?何帆给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你需要一对复眼。由于慢变量不易被察觉,而且是迂回、间接地影响到我们,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普遍联系中寻找征兆。你不能只盯着一个方向,而是要像复眼一样,同时观察各个方面。
然后,你需要一张环游机票。时间是不可逆的,但空间是可以往返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这个地球上很可能会有些地方很像过去的中国。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对我们也有启发。比如看看日本的老龄化,大概就能感受到中国未来会遇到的挑战。
还有,你需要一根能把自己绑在上面的桅杆。即使我们能够看清未来,也很可能坚持不到未来。因为我们经常会动摇和困惑,经不住当下的诱惑。在希腊神话中,英雄奥德修斯带领船队经过墨西拿海峡的时候,为了不被海妖的歌声诱惑,就让水手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最终才安全渡过。知道真理并不一定保证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当你抵抗不住诱惑的时候就要主动地放弃自主选择的权力。
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类的体力,计算机释放了人类的脑力,大数据着眼于决策协助,那么独立思考将成为人类优于机器的最佳例证。思考力产生原创力,正是由于思考的行为能够逐步形成一种精神,世界才得以被创造和改变。因此说,人类最不能放弃的便是思考,通过思考可以设计解决方案,可以掌控和改变事物,可以向着期望的结果发力,反之将会丧失主动权。长远来看,思考与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事物,因为人类总是有兴趣探索新的器具、新的故事、新的游戏,以及探索太空。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有探索的欲望,那么人类文明将开始衰落,这将是比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带来的更难破解的问题。
金盛网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数据处理与信息咨询服务商,公司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与服务咨询的团队, 公司“WJFbaric-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监测SaaS平台”目前注册使用客户将近上万个,为企业、政府、学术机构、成功人士等提供在线信息收集、展示、阅读、存储的免费平台,公司远景致力于通过数据+计算形成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